他是艺术田野中的耕耘者,播撒美的种子于人间;他是参政议政的实干家,切实履职搭建群众与政府的桥梁;他是民建基层组织建设的领路人,所带支部两度被民建中央授予先进集体。他就是成都市金牛区政协原副主席、民建成都市金牛区原主委谢俊。
让我们轻启时光的画卷,一同探寻这位智者内心的丰盈与世界的宽广,感受那份在平凡中绽放的非凡光彩。
艺术点亮斑斓世界
谢俊自幼年起,便在纯真无瑕的心田里,悄然无声地播撒下了一颗热爱艺术的种子。这颗种子,如同春雨中初生的嫩芽,在时间的滋养下,渐渐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对他而言,艺术不仅仅是画布上的色彩与线条,雕塑中的形态与质感,更是心灵深处的一盏明灯,照亮了他探索世界的道路。
“艺术,乃心灵的明镜,映照出世界的斑斓与多彩。”谢俊常常这样深情地说。在他看来,艺术有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魅力,它能穿透表象的迷雾,直抵人心的最深处,将那些平凡生活中的细微之处,那些稍纵即逝的美好瞬间,都一一捕捉并永恒地定格下来。通过艺术,谢俊学会了以心为眼,用一颗敏感而细腻的心去感受世界,去体验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去品味那些隐藏在日常琐碎背后的深邃与广阔。
“因为艺术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也让我成为了更好的自己。”在他的心中,艺术永远是一片充满无限可能的广阔天地,等待着他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更多属于自己的精彩故事。
艺术之路,浩瀚无垠;学海泛舟,永无止境。十七岁那年,谢俊怀揣对艺术的热爱与憧憬,步入了四川中江县文工团这所“艺术殿堂”。艺术的甘霖滋养了他的心灵沃土,激发了他对知识无尽探索的欲望。1974年,他凭借着非凡的毅力与不懈的努力,成功迈入了德阳机械制造学校的殿堂,随后进入中央广播电视大学深造。这段旅程,让他如同璞玉在时光的雕琢下渐显光华,如同磨砺中的宝剑,锋芒日益显露。在共青团第七届优秀团干部评选中,谢俊不负众望获得“优秀团干部”这一崇高荣誉。
“学习,是我一生的伴侣,它如同灯塔,照亮了我前行的道路。”谢俊的话语中透露出对知识的无限敬畏与热爱。正是这份勤奋与好学,为他日后参政议政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履职展现为民情怀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1990年,谢俊以优异的成绩考入金牛区工业局。1993年,乡镇企业进在改革的春风中异军突起,谢俊临阵受命被调入金牛区乡镇企业管理局。他深知,乡镇企业乃农村经济腾飞的引擎,他时常告诫自己和他人:“乡镇企业,犹如乡野间的飞驰列车,吾辈当力促其加速前行,稳健致远”。
谢俊身体力行,深入生产前沿,了解乡镇建设实情,洞悉企业发展难题,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撰写了《乡镇企业:紧握机遇,共铸辉煌》之论,不仅在四川省政协会议上激起强烈共鸣,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赢得了广泛赞誉。如今,正在使用的《成都市物业管理条例》也是由他提交的议案“出炉”的。
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的推进,农村土地被征用引发出很多社会矛盾,不少农民对就业安置、经济补偿、生活保障等问题存在诸多意见,如解决不当,将会引起集体上访和造成不安定因素。谢俊以金牛区洞子口乡为基准,积极深入群众中走访调查,通过“换位思考”来寻求解决问题的“钥匙”,并根据实地调研和群众的呼声,写出了《对失地农民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的调查及建议》,引起了中央、省、市的高度重视,国家领导人对此作了重要批示,国务院相继制定了一系列解决失地农民困难的政策。
在担任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期间,谢俊关心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始终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作为联系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努力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成都市金牛区红花村属于“城中村”,上万户居民住在低洼棚里,由于房屋年久失修,一到下雨天,室外下大雨,室内下小雨;由于房屋和人口稠密,一旦哪家失火就会“火烧连城”,居民对此苦不堪言。谢俊走村串户,牺牲大量的时间听取群众的声音,撰写了《关于加快红花村低洼棚户危房改造的议案》,并提交到市人代会,被成都市政府列为为民办实事目标,成为市长督办的重要议案。在搬迁过程中,谢俊既当“宣传员”,又当“监督员”,最终圆满顺利地完成了低洼棚的改造任务。上万户居民告别“低洼棚”住进了“小洋楼”,群众自发鸣放鞭炮以示感谢,并送来了“为民办实事的贴心人”的锦旗。
“吃在四川,味在成都”这句话是从羊市街西延线餐饮一条街传向全国各地的。如今的“羊西线”是成都市本地人和外地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其颇具规模的气势和繁荣的景象成为西部乃至全国餐饮行业的一面旗帜。这面“旗帜”的背后,凝聚着谢俊的心血和汗水。
九十年代末期,“羊西线”的餐饮已初具规模,但由于缺乏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品牌意识,导致设施滞后,管理混乱,致使星罗棋布的餐饮点“各自为阵”,毫无特色。针对这种情况,谢俊每天骑着自行车奔波于“羊西线”上各个酒楼、茶社,和各家老板进行反复交谈论证,写下了20多万字的调研笔记,为把自己从“门外汉”变成“行家里手”,他自费购买了大量餐饮文化研究书籍,从中吮吸餐饮“营养”。功夫不负有心人,谢俊从建议组建“一个班子”、申请“一个牌子”、照亮绿化一条街等7个方面入手,撰写了《关于规划发展羊市街西延线餐饮娱乐一条街的建议》的议案。这个议案操作性强,得到了市领导的重视,“餐饮娱乐一条街”很快亮相,为“来了就不想离开”的成都增添了一笔绚丽的色彩。
在担任金牛区政协副主席及民建金牛区总支主委期间,谢俊深谙“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民建强”之理,积极实施“筑巢引凤,共谋发展”的人才战略,倾情打造“民建会员之家”,广泛吸纳各界优秀青年才俊加入民建组织,总支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不仅团队凝聚力显著增强,更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骄人成绩,两度荣获全国先进集体殊荣。这一连串的荣誉,不仅是对谢俊个人不懈努力的最高赞誉,更是对他所倡导的“筑巢引凤”人才理念与“共谋发展”战略思想的生动实践与完美诠释。
翰墨书写多彩人生
谢俊不仅是“明星代表”“明星委员”“优秀的参政党成员”,也是一位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作为金牛区政协书画院的顾问与中国廉政书画院的研究员,他在书法领域深耕细作,力求每一幅作品气韵流畅、力透纸背,赢得了广泛的赞誉与喜爱。对他而言,墨舞笔端,不仅是艺术的跃动,更是心灵的洗礼与升华。
在生活的舞台上,谢俊以艺术涵养身心,坚持用歌唱与舞蹈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他乐于在公园的晨曦或广场的暮色中,与众人共舞,用歌声与舞姿展现生命的活力。他笑着感叹,“人生如画卷,需以心为笔,细绘每一抹色彩”。他用艺术滋养着自己的灵魂,也让艺术的芬芳熏陶着周围的人。
每年岁末年初,谢俊都会以传统书法为媒,挥毫泼墨,书写下满载祝福与美好寓意的春联,将新年的第一缕阳光送入千家万户。他坚信,文字蕴藏着无尽力量,每一笔画皆能触动灵魂深处;书法艺术能温暖人间,跨越时空传递情感温度,唤醒心中最温柔的角落。
如今,谢俊已退休在家,本该安享晚年,尽享天伦之乐,但他有着不同常人的见解:“退休,是职业生涯中一个温馨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一段辛勤耕耘的旅程圆满落幕,却绝非人生追求与梦想的休止符。”他表示,将以更加从容的步伐,继续探索生活的无限可能。
(闻成 吴雨潘)